每股盈餘EPS

5分鐘了解每股盈餘EPS?EPS越高代表越好嗎?

最後更新時間: 2022 年 5 月 4 日

ROE和每股盈餘EPS是基本面的投資人最常關注的2個數值,也是衡量股票價值很重要的因素,但觀察EPS數值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重點?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看完這篇你可以了解到:
  1. 每股盈餘是什麼?要去哪查詢?
  2. EPS和股價的關係?
  3. EPS越高代表越好嗎?
  4. 使用每股盈餘EPS要注意的三件事?

每股盈餘EPS是什麼?

Earnings Per Share 英文縮寫為EPS」,中文又稱為「每股盈餘」。
每股盈餘EPS:
白話解釋為此公司的每1股股票今年賺了多少錢,他是公司的獲利指標,是投資人拿來衡量這家公司賺不賺錢的關鍵要素之一。

每股盈餘EPS每季會公布一次,而整年的EPS年報,會在隔年的3月左右公布。

每股盈餘EPS
第1季季報
第2季季報
第3季季報
年報
公布時間
5/15以前
8/14以前
11/14以前
隔年3/31以前

計算公式:

每股盈餘EPS的計算公式

我們來看一下公式裡的專有名詞是什麼意思:

  • 稅後淨利:總營業收入扣掉成本、稅賦…等等,表示為公司最終的淨獲利是多少。

稅後淨利還要扣掉特別股股利再做計算,因為盈餘的分配順序是特別股股東優先於普通股股東,發放特別股股利會讓普通股股東的權益減少。

  • 普通股在外流通數: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

舉例:假設一間公司今年稅後淨利賺了1000萬,總發行股數100萬股
每股盈餘EPS
= 1000萬元 / 100萬股 = 10元/股
表示為這家公司「今年每股賺了10元」

我們來簡單做個比較:

  • A公司:今年稅後淨利賺300萬元,總發行股數30萬股,每股盈餘EPS為10元
  • B公司:今年稅後淨利賺200萬元,總發行股數10萬股,每股盈餘EPS為20元

你覺得哪家公司比較賺錢?
➜ A公司的稅後淨利看似賺的比B公司多,但還要考量發行股數之後,你可以看到B公司每股賺得錢明顯比A公司多。

每股盈餘EPS要去哪裡查?

看到上面的EPS公式,相信大家跟我一樣覺得,稅後淨利計算怎這麼麻煩,要扣掉成本、稅賦、還要扣掉特別股股利。
不用擔心,現在的各大股票網站、看盤軟體,都幫我們算好了,以下提供幾個我常用的免費網站。

  • Goodinfo!:資料很完整,應有盡有。
  • 財報狗:豐富的圖表比較,還有個股健檢功能。
  • CMoney:有搭配圖表呈現,能更清楚看出趨勢。

每股盈餘EPS和股價的關係

股價和公司的獲利呈正相關,也就是公司賺得越多,股價自然漲得越高。
因此每股盈餘EPS和股價也呈高度正相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基本面的投資人這麼看重EPS的原因。

台積電(2330)為例,每年賺錢相當穩定且不斷成長,下圖你可以看到,台積電的股價也隨著盈餘的成長,一年一年的堆高。

每股盈餘EPS和股價的關係

EPS越高代表越好嗎?

經過以上對於EPS的介紹,許多人會問說,那EPS是不是越高越好?
答案是:不一定

舉例:假設有2家同產業的A公司、B公司
A公司的EPS為10元
B公司的EPS為20元
賺較多錢的B公司,會比A公司更適合買進嗎?
實際上並不見得


買進股票,不能單單比較EPS,同時還要考量股價和本益比

的確,EPS越高,代表這家公司越會賺錢,但可能這些EPS的獲利,股價早已反應完畢,也就是說,你現在進場買,很可能會被套牢在高點。

因此我們在評估是否可以買進時,不會單純比較EPS的高低去決定,我們會使用本益比(P/E Ratio)來做判斷。(可閱讀:本益比是什麼?5分鐘學會用本益比算合理股價)

計算公式:

本益比的公式,等於股價除以每股盈餘EPS

  • 本益比:你可以先想像成「花多久時間回本」的概念

舉例:假設有2家同產業的A公司、B公司
A公司:股價100元、EPS為10元 ➜ 本益比 = 股價100元 / 一年賺10元 = 本益比為10倍
B公司:股價300元、EPS為20元 ➜ 本益比 = 股價300元 / 一年賺20元 = 本益比為15倍
換句話說,買A公司的股票只要10年即可回本,買B公司需要花15年才可回本。
理論上本益比越低,代表股價越便宜,因此A公司的股價較便宜。

小結論:

最後整理一下,兩家公司之間要如何比較 ( 注意:產業性質相同的公司,做比較才有意義

  • 兩家公司的股價若相同或相近EPS越高越好
  • 兩家公司的EPS若相同或相近股價越低越好
  • 兩家公司的股價和EPS都不相同本益比越低越好

使用每股盈餘EPS要注意的三件事情?

#1、EPS穩不穩定

正常穩定的公司,每年EPS會持穩或是穩定成長,不會突然有一年大幅衰退的現象,最多因為產業在季節的供需變化,每季的EPS會有所差異。

如果ㄧ家公司的年度或某季的EPS突然大幅的衰退,通常其中一定有原因,要查清楚,如果是攸關本業經營衰退,那就要考慮出脫或減碼持股 ; 如果是天災、非本業的外在因素,導致EPS暫時的衰退,通常是逢低買進的進場點。

反之,如果發現公司年度或某季的EPS突然暴增,也需要查明,是否是一次性的業外收益,還是公司接到大訂單,導致EPS每股盈餘大幅的成長。


#2、稀釋每股盈餘

  • 「基本每股盈餘」:是以『目前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來計算EPS
  • 「稀釋每股盈餘」:是以『目前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 + 未來將轉成普通股的流通在外股數』來計算EPS

「未來將轉成普通股的流通在外股數」:例如可轉換公司債、認股權證、特別股…等等,這些將來都有可能轉變成為普通股,股本會進一步的膨脹,而當分錢的人變多了,每一股獲利的錢當然會被稀釋掉。公司進行發股息時,也會以未來的流通股數去計算。

在公司營運不佳、現金流量缺乏的公司,要特別注意稀釋每股盈餘的狀況,例如這家公司有公司債,但沒有能力可以還債,就會想辦法把公司債轉變成普通股,導致股本膨脹。


#3、現金增資

現金增資:通常是因為公司發展需要更多現金,因此發行更多的股票找股東來買,換來現金入帳。

  • EPS的公式 = 稅後淨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

公司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更多的股票,股本會變大,而一般常見的股票網站、看盤軟體,EPS都是按照加權比重後的總股數去計算,而不是用最新的總股數計算。

舉例:假設這家公司上半年前6個月的總股數為100股,7月增資後變成總股數為150股
則一般常見的EPS計算,會根據股本變化進行加權平均來計算
加權後的股數: (100股x(6個月/12)+150股*(6個月/12)) = 125股。
但如果要精確的EPS值,應該要用最新的150股去計算EPS,而非加權後的125股。
所以在需要用到EPS的分析上可能會有些誤差,如果你想要準確的EPS值,勤勞點的話自己算一次。

總結

  1. 每股盈餘EPS和股價呈正相關。
  2. 不能單單以EPS做比較,要搭配股價和本益比做評估
    • 兩家公司的股價若相同或相近 ➜ EPS越高越好
    • 兩家公司的EPS若相同或相近 ➜ 股價越低越好
    • 兩家公司的股價和EPS都不相同 ➜ 本益比越低越好
  3. 要注意EPS的狀況穩不穩定。
  4. 如果你想要更精準的EPS值,要以增資後最新的總股數做計算。

▲ 以上提供的操作方法僅供參考,投資還需自己審慎評估、多做功課,如果任何其他的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最後祝福大家投資順利。

相關文章閱讀:

5 thoughts on “5分鐘了解每股盈餘EPS?EPS越高代表越好嗎?”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