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2022 年 5 月 4 日
本益比是許多投資人,用來判斷目前股價是貴、還是便宜,判斷是否可以買進的一個指標,那每一種股票都適合使用本益比估算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看完這篇你可以了解到:
- 本益比是什麼?
- 如何簡單預估未來的EPS?
- 利用本益比計算目前股價是否合理
- 使用本益比要注意的三大事項
目錄
本益比是什麼?
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 簡稱 P/E 或 PER,
「Price-to-Earning Ratio」中文翻譯為股價與獲利的比值。
股票在什麼樣的狀況是買貴了?
股票在什麼樣的狀況是買便宜了?
本益比是很常被運用來判斷股價目前貴不貴的一個指標。
計算公式: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公式:
- EPS:白話解釋為「此公司的每1股股票今年賺了多少錢」
- 本益比:你可以先想像成「花多久時間回本」的概念
舉例:台積電股價200元、EPS為10元
本益比 = 股價200元 / 一年賺10元 = 本益比為20倍
換句話說,你花200元買進台積電,一年賺10元,需要20年才可以回本。
– 本益比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利率」上面:
舉例:假設你存100元到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為 10%
代表你存100元的本金,則每年可領10元的利息
本益比 = 100元 / 每年領10元 = 10倍
也就是說你需要10年才可以回本
總結來說,如果本益比數字越小,代表股價越便宜,你可以越快回本。
現在我們來簡單使用本益比比較一下哪家公司的股價比較便宜:
- 公司A:股價為200元,每股盈餘(EPS)為10元
本益比 = 股價200元 / 一年賺10元 =本益比為20倍 - 公司B:股價為100元,每股盈餘(EPS)為10元
本益比 = 股價100元 / 一年賺10元 =本益比為10倍
➜ 雖然兩家公司ㄧ年都是賺10元,但公司B只要10年即可回本,因此公司B的股價較便宜。
如何用本益比計算目前股價是否合理?
#使用方法:預估未來的EPS來計算股價
那要如何預估未來EPS?
正常公司的營收成長會和EPS呈正相關,不包含業外收益的部分。
– 因此這邊簡單的使用已知的「月營收年成長率」來做全年的EPS預估。
舉例:信邦(3023)2019年的月營收為例
2019年1月~8月的平均年成長幅度 = (11.4%+11.6%+20.3%+23.6%+22.8%+19.8%+19.4%+16%) / 8 = 18.11%
因此可以樂觀預估2019年的年度EPS也將成長18.11%
= 2018的EPS(6.26元)X(1+18.11%) = 7.39元
計算公式:
– 計算公式我們有了「預期EPS」,還差「預期本益比」,因此我們要將近5年的本益比整理一下,查看信邦(3023)近5年的合理本益比落在哪個區間(點我查詢)
– 將近5年的本益比按造最小值、中位數、最大值排列出來,排列合理區間
- 最小值:一串數字裡最小的數值
- p25:介於最小值與中位數的中間
- 中位數:一串數字裡中間的數值
- p75:介於中位數與最大值的中間
- 最大值:一串數字裡最大的數值
本益比(P/E) | 最小值 | p25 | 中位數 | p75 | 最大值 |
---|---|---|---|---|---|
本益比倍數 | 11.18 | 12.99 | 14.81 | 17.39 | 19.97 |
– 最後利用計算公式,則可估出合理價格區間
- 便宜股價 = 11.18 (最小值本益比) X 7.39 (預期EPS) = 82.62元
- 安全股價 = 12.99 (p25本益比) X 7.39 = 95.99元
- 合理股價 = 14.81 (中位數本益比) X 7.39 = 109.44元
- 觀察股價 = 17.39 (p75本益比) X 7.39 = 128.51元
- 昂貴股價 = 19.97 (最大值本益比) X 7.39 = 147.57元
小結論:
上面的預估未來EPS,只是簡單的推估,實際上真正的基本面派高手,不會單看月營收,會搭配其他財報的更多參數下去預估未來EPS,才會更加準確。
通常未來EPS都是要自己預估,不然你也可以參考法人的預估報告,不過各家報告眾說紛紜,你還是需要自己小心求證。
使用本益比時要注意的三大事項?
本益比的EPS應排除「業外收益」再做計算
業外收益:像是處分資產(土地、廠房、設備…)、轉投資的收益或損失、匯兌損益….等等,也就是與本業營運無關的額外收益。
在投資分析上,對於業外收益的評價都不高,因為業外收益大多都屬於一次性的收入,也就是隔年不會再有同樣的收益進帳,因此如果將業外收益列入獲利計算,會導致預測性降低,尤其是處分資產,也就是所謂的賣祖產,此祖產賣掉了,就代表此祖產能帶來的收益也隨之消失,可見一旦賣掉祖產,公司的營運能力也可能隨之下降。
因此在預估未來EPS時,要先查看此EPS是否有業外收益的成份,如果是一次性的業外收益,應將其排除,再做計算。
用「預估未來EPS」去做本益比的計算
大多數的股票網站或是看盤軟體,裡面顯示的本益比,大多都是使用去年度的EPS去計算的,而過去的獲利不代表未來的表現,因此用歷史的EPS去推估的合理股價,不一定有太大的參考性,可能會遇到去年賺錢的公司,剛好今年就開始虧錢。
買股票是買公司未來EPS的成長性,而不是買過去的表現,因此EPS要用預估未來的值做計算。
本益比要跟同產業比較
每個產業的景氣循環都截然不同,因此成長性和穩定性也都不同,本益比衡量的基準點也不同,像是電子、IC設計股,本益比大多落在20倍~30倍,正值熱門的產業,甚至到30倍以上。
反觀傳統產業,每股盈餘成長較為穩定,較少會有爆發性的成長,因此給予的本益比也相對較低,像是金融股的本益比大多都落在10~15倍左右。
你可以看到,不同產業的本益比都不盡相同,因此要跟同產業的其他公司做比較,這間公司的本益比是否在合理區間,才具備參考意義。
哪種股票不適合使用本益比做計算?
⚬ EPS虧損的股票
EPS虧損,代表收益是負的,那你用本益比推估出來的股價會為負的,並沒有太大意義,也不具任何參考價值。
舉例:以上面信邦(3023)的數據為例,信邦目前股價130元 (以下EPS為虛構)
假設EPS = – 5元
合理價 = -5 X 中位數本益比(14.81) = -74.05元
算出來的股價為負,而股價怎可能是負的,因此不具任何意義。
⚬ EPS太小的股票(EPS < 1)
EPS太小的股票,使用本益比推估出來的合理價會失真。
舉例:以上面信邦(3023)的數據為例,信邦目前股價130元 (以下EPS為虛構)
假設EPS = 0.5元
合理價 = 0.5 X 中位數本益比(14.81) = 7.405元
算出來7.405元與目前股價130元相差甚大,嚴重失真。
⚬ 一次性的業外收益
當有一次性的業外收益時,EPS數值都會突然暴增,但這獲利是不會延續的,因此你使用暴增的EPS會計算出離譜的價錢,且會造成低本益比的假象。
舉例:以上面信邦(3023)的數據為例,信邦目前股價130元 (以下EPS為虛構)
假設EPS = 50元
合理價 = 50 X 中位數本益比(14.81) = 740.5元
除非他這誇張的獲利能不段延續,否則是不可能到達740.5元的股價。
⚬ 景氣循環股
景氣循環股大多都是與產品的原料相關,而原料供應以及獲利會隨著景氣起伏,導致EPS盈餘數字不穩定,有時會一年好一年壞,因此使用本益比很難去預估合理價。
那本益比計算適合用在哪種股票?
經過上面的幾個例子,我們來總結一下,那哪些股票適合使用?
EPS盈餘穩定的公司
非景氣循環股
總結
- 本益比倍數能想像成「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回本」。
- 兩家公司同樣ㄧ年都是賺10元,但能較快回本的公司,股價較便宜。
- 用本益比估算,要使用預估未來的EPS。
- EPS盈餘穩定、非景氣循環的股票,才適合使用本益比推估。
每一種估價法都不是萬用的,只能當作其中的參考指標之一,如果發現自己預估錯誤了,要立即修正、認錯,如果是公司未來公布營收、EPS,沒有到達你所預期的值,要考慮獲利了結、或是持股修正。
▲ 以上提供的操作方法僅供參考,投資還需自己審慎評估、多做功課,如果任何其他的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最後祝福大家投資順利。
我在看股票的時候,本益比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文章很詳細很實用!
謝謝版主的介紹~講解得很清楚~
本益比也是看股票的重要指標,版主分析講的很詳細,非常實用!